除了行,基隆和東北角還有許多美食及要買的東西 來到東北角及基隆的旅遊攻略最後一集,看過了美麗的景點後,是否蠢蠢欲動打算出發呢?慢著,還得想想品嚐什麼美食和買什麼手信給親朋戚友喔。以下的美食和手信推介,希望能幫到你們為這趟旅程加些精彩的點綴。 美食推介 基隆市中心 – 燒肉哦爺 這家我是覺得比較遺憾的,因為我去不了!燒肉哦爺的燒肉放題是很有名的,但亦因為這個原因,常常都很多人前往,當天雖不見人龍,但因為沒有提前預訂,所以只能在外面失望而回了…… (NT$399/499 放題性價比很高的) 網絡圖片 廟口夜市 – 魯肉飯專家 因為女朋友想吃魯肉飯,於是便隨便在廟口夜市找一家別魯肉飯的。這家店是在廟口夜市的排檔裡,白天已經營業 (好像晚上不開門),裡面主打魯肉飯和肉羹,價錢非常大眾化,只是那裡沒有冷氣,夏天的時候,即使沒有陽光直射,那碗熱燙的魯肉飯和肉羹也能讓你汗流浹背。 這家店是沒有冷氣的,夏天的時候的確有點熱…… 魯肉飯專家魯肉飯,好便宜的 這裡的肉羹也是必試之一 廟口夜市 – 三姊妹鍋貼 之前說過,廟口夜市的白天和晚上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入夜後,白天營業的排檔已一早打烊,但街邊的各個攤檔已經準備就緒,為大家提供美食。其中一間叫做三姊妹鍋貼的,還未到晚飯時間,已經大排長龍,要買個外賣鍋貼,也得等候30分鐘。也沒辦法呀,它的鍋貼質素相當好,價錢又相宜,難怪這麼受歡迎,而從包餃子、煮熟上碟、招呼客人、收銀等工作都是三個人做,很難不排隊的。 很不容易才擠進去拍照 廟口夜市 – 李記麵粉煎 夜市裡面有著各式各樣,各種味道的小食和飲品,本來這檔不起眼的甜食,因為檔主一句「有芝麻和花生可以選」,我便看了一眼。我是個嗜甜之人,看見兩片厚厚的麵粉煎夾著花生醬和黑芝麻,比我的手掌還要大,但只是NT$35,在好奇心驅使下便買了一塊 (NT$100有3塊,但吃兩天也吃不完)。…
Continue readingTag: foodie
【歐洲交換生之旅】Episode 19 – 意大利 美食地圖
吃了這麼多年的意大利粉,終於都一嚐到去意大利的滋味。當然,意大利當然不止於吃意大利粉。即使是意大利粉,款式亦包羅萬有,十隻指頭也數不完。小時候只有學過Spaghetti,好一點的話也會學到Pasta (這才是意大利麵),而事實上Spaghetti只是意大利粉的其中一種,就正如我們的雲吞麵,最基本的那種是生麵,但仍有米粉、米線、河粉、幼麵、粗麵、油麵等等可供選擇,只是我們由小至大看過這些中式粉麵,名稱當然是倒背如流,不過各種意大利粉的串法絕不簡單,小弟才疏學淺,而且有Google Translate的存在,沒理由把它們一一記著吧。
Continue reading【歐洲交換生之旅】Episode 9 – 我愛「煮」,同時亦愛…….
雖然心裡面難有這份民族認同,但身體卻很誠實,華人的民以食為天,的確不無道理,但又不願意花上太多金錢,所以使很有動力去學習煮食,因此我唯一信仰係……煮! 色彩鮮艷的食材的確是賣相吸引,不過也得花不少時間去處理喔! 生活係香港,要買菜做飯當然是十分方便,星馬泰中日韓,還未開始談及西餐,都已經有幾百種選擇,只要有時間和用心去煮,肯定做出不止十二道燶味。哈哈,我想講的是,當你置身於波羅的海三小國當中,整個首都恐怕都找不到十家人說中文,說廣東話的更加不用想 (現在可能多一些吧,但一定不是主流),要弄中菜當然亦不容易,再加上氣候偏冷(至少比香港要冷吧),而且入口貨品偏貴,拉脫維亞的人平日會別的不過是三五種魚,三五種生果同菜,比較好的是肉類,起碼夠新鮮先。 這盤就是我的「傑作」 照片裡面,我手中個盤野好像是咖喱雜菜。在里加(Riga)你不能像在英國那般,買到即開即用的醬料,做咖喱汁,就要用咖喱粉由零開始。這盤黃咖喱野最貴的精髓,就是入口的椰漿了。一罐大的椰漿大約要港幣30元以上,還好這裡買蔬菜相對地便宣,所以最後也沒有什麼over budget。 本來還在焗爐裡 重點來了,到底這盤東西好吃嗎? 我試過,我真的試過,蠻好吃的,哈哈,Hall裡面的朋友們都吃得津津有味,最終我好像只吃了整盤的3份之1,其餘的都給朋友吃光光了。不過煮食的滿足感就是來自這裡,有時的確是金錢不能衡量,也許是這個原因,到了在澳洲Working Holiday那段日子,我也在當地沉迷信「煮」! 上集: 【歐洲交換生之旅】Episode 8 – 學生宿舍生活 「球迷」奇遇記 下集: 【歐洲交換生之旅】Episode 10 – High F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