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貓空 – 城市之外的一片淨土 說起來,自從2016年初從澳洲回來之後,除了跟家人在上年9月去了一趟北海道之外,就只有這一趟台灣之旅了。先說明一下為什麼之前帶團好幾次來到台灣,這次還是要再來台灣,其實是這樣的,我寫了一首歌叫做《回家的尾班車》,導演兼編劇覺得要把歌詞的內容活靈活現在大家眼前,非到台灣拍攝MV不可,在我僅餘的Budget之下,便一口答應了。不過,正因為資金有限,為了確保自己拍攝過程順利,首先我同導演要先來個Pre-trip,好讓他編劇本能夠揮灑自如。於是,我們便背上背包,向台灣進發! 因為導演本身有工作在身,其實我們也只是找個Weekend去台灣來個City Hunt,務求把要去的地方都去完。為方便計,我們選擇了在大安那邊的民宿。 台北捷運路線圖 (附拍攝及住宿地點) 說到底其實也是為了方便才取個中間點,不過其實剛出發就碰左了阻滯──飛機延誤了兩個小時──機程才一個小時多。畢竟我們第一次住民宿,而且時間十分趕急,由機場前往大安的巴士又開出,要40分鐘才有下一班,情急之下只好試坐新的桃園捷運。老實說,在香港,坐機場快線前往市區的確很快,就算像東涌線那般「站站停」,也比巴士強,然而「鐵路>>巴士」這概念在台灣是完完全全被扭轉了「 首先,好像晚上10點半過後 (實際時間忘了,官方網頁應該有說明),Express的列車便停止服務,只好坐那些「站站停」的區間車,而且,區間車的座位也大不如Express那款 (Express那款是東鐵頭等那種,區間車就是台北捷運那種啦)。其實對我而言有位能坐也不錯,問題是,原來區間車真的一點也不快,最高速度也只有90km/h,由機場前往台北車站(下稱北車),中間要停十幾個站,也別以為站與站之間距離很短,坐一個站要6-7分鐘也非罕見,而且最高速度90km/h並不是全程也用這個速度喔,到北車前的那一段竟然是50km/h以下慢駛了3分鐘,車費還要160元(本文以台幣計算),轉乘台北捷運也沒有優惠,感覺是完完全全被(自己)坑了。 桃園捷運路線圖 當然,最後就是很不好意思地要民宿的主人久候我們,我們也覺得超內疚的,要別人等我們到凌晏一點。不過這也不是沒有得著,因為時間太晚,差不多是尾班車的緣故,所以能讓我拍下空無一人的北車。 不經不覺花了800幾字,其實還未開始正題。對呀,這篇是遊記,不是Flight Delay感想文或者桃園捷運中伏文來的,所以還是回到我們準備要拍攝的地方吧。 因為導演希望不要西門町那些太有香港感覺,他喜歡一些比較郊區的地方,但又礙於成本問題,所以太偏遠、交通不方便,或是要轉來轉去的地方,例如九份,你是不會見到的,我也不願意拍呀,一來一回也用上一天了。 所以,你猜第一個地方是什麼? 要坐纜車的。 不難猜,就是貓空了。先介紹一下這個地方為什麼叫做貓空,是不是因為有片高地,上面有很多貓,於是就叫做貓空去代表「很多貓的高地」呢? 不是啦,貓空這名字,跟「貓」或者「空」都沒有關係的。 簡單而言,貓空這地方就是出現了一種被稱為「壺穴」的地形,就是凹凸不平的地洞,而「壺穴」與「貓空」在台語的發音因為相當近似,所以這個美麗誤會就造就成今天的貓空了。(其實香港的「火炭」一樣,完全跟「火」或「炭」無關,反而跟「水」有關) 延伸閱讀: 【臺灣地名真相】為何貓空叫貓空,跟貓有關嗎? 台北捷運動物園站外 相信大家有很多人都到過台灣旅遊,當中有到過貓空的應該也不計其數。單純地很快的簡介一下交通,從民宿那邊坐捷運到動物園,再轉乘纜車到貓空就是了。不過,從2016年開始,纜車的票價已轉為實際差別制,台北居民依然是單程50元,但我們這些旅客或是外縣來的人,都統統要付120元。雖說是貴了很多,其實算起來比香港的昂坪360仍然便宜得多,而且,貓空纜車的水晶車廂是不另收費的,只是排隊候車時間會久一些,所以我覺得仍然很划算。 雖然貓空纜車加了價,但票價仍然比昂坪360低很多 (圖為昂坪360纜車) 先說一下,本來貓空纜車的定位是「交通為主,觀光為輔」,但事實上,撇除營上的困難不說,其實貓空纜車的確係觀光的好地方。無他,因為它位處高地,在途中已可看到整片台北市的繁華景象,101也能盡收眼底。當纜車駛近貓空站一帶,都市的景色雖被大樹有所阻擋,但換來的卻是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田園景觀。要記著,這是還未下車的景象喔! 從纜車上遠眺101…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