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畢整套《一念無明》,說要感動得落淚,說不上,然而,看得很心酸是真的,因為,即使我沒有主角那種不堪一睹的背景,主角所表現出來的,正正是過去的我。 「誰又去鑑定誰正常 不知哪個有異想」 從精神病院出來,不能說是完全康復,哪怕沒那麼嚴重的抑鬱或者焦慮症,也很難說會否痊癒,或者不再復發,但是,看得到的是余文樂飾演的阿東,回家之後,其實與「瘋子」二字扯不上關係。真正瘋的,我想,倒是光害怕阿東殺人的左鄰右里。 雖然戲中他並真的很聽話,他抗拒服藥,但至少,他有很多患者都沒有的東西,那叫作病識感,即是,知道自己有病。老實說,得到躁鬱症(或者是其他情緒/精神問題),誰也不想,遺傳是一個因素,但在他的生命裡,日以繼夜地好好服侍母親,卻受她白眼、被她打罵,換著是你,再正常也會受不住吧。在精神病院出來以後,不論在工作、社會、家庭,都受到一次又一次的不公平對待,如果發生在你身上,你又是否接受得到? 「有時,如像萬有引力般慣常,把我推進了深淵萬丈」 的確,有抑鬱的人,可以在毫無預兆之下發作,好幾天沒精打采、哭、讓自己沉溺於自己的世界裡,沒有其他知道他為何突然間變得萬念俱灰,但十分肯定地說,我們會不開心,起碼有一半是因為有某些事情觸發起他們。即使我們沒法預防那突發的一半,但至少可以知道,如何避免觸發他們另外那一半的情緒。 不劇透太多了,總而言之,阿東的病之所以復發,原因不外乎三個人-他身邊最重要的三個人。當他知道他不被信任、被討厭、被遺棄,他能好受嗎? 雖然劇中有更多可以讓他不開心的事情,但是,真正讓他崩潰的,就是來自他三個人最親的人。這些人,本來就是他的重力場,一旦啟動了這股引力,他只能夠眼巴巴看著自己跌進情緒的深淵-那是一場下不完的雨。 「難道要喊著說 如被困了在遊樂場?」 受盡左鄰右里的白眼,但戲中有個小孩對他不離不棄,也許是未懂事吧,小孩並沒有像「常人」般對他一再歧視,反之,小孩一直都當阿東是個朋友。但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小孩趁他媽媽睡著後,隔著牆壁跟阿東說故事的那一幕。 他說的故事是改編過的《小王子》,觀眾聽罷會笑了出來,唯獨是主角阿東可以聽得崩潰,失控地喊,那完全是患者的寫照。 一旦落入情緒的深淵,自己所見、所聽的,都自然地連結到痛苦的過去,別以為那些看似開心的事會讓我們好過,不會的,我們之所以更易哭,是因為那些說話更易熔化心底的道道圍牆,愈是天真的事情,愈把我們心牆拆掉。也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主角的童年經歷已經讓他很不開心,這位小孩,彷彿讓他看到自己的過去,要知道,面對過去的自己,不容易。 「最後塵埃跌定 我便會翻生」 猶幸阿東從來沒有過自殺的想法(這比很多受情緒/精神困擾的人要好),劇情到最後他還是重新站起來。對的,「一念無明」是一念間的事,不代表他今天整天在哭,明天就會整天都哭。我們自己都不會知道,一旦自己變得憂鬱,何時會重見天日,但只要一息尚存,還是有希望的。
Continue readingTag: 抑鬱症
【澳洲工作假期之旅】Episode 23 – 抑鬱與絕望的旅途上
然而,在Gold Coast令我印象不能磨滅的,是抑鬱病發。12月12日,當天一整天下著毛毛細雨,不知為何,這一天的心情跟著天氣同步,而那個時候,我和Katie的關係已經接近亮起紅燈,有時致電給她,我也沒有什麼話可以說,因為,我的心裡已被一種感覺充斥著──我會給她拋棄。
Continue reading【隨筆】情緒病系列 《最後今晚》
當年陳奕迅離開英皇,係加入新藝寶之前有一段空窗期,大約係2003-04年左右既時候,英皇為佢推出左一隻精選,叫《Great 5000 Secs》,收錄左幾首新歌,比較為人熟悉既,叩《一切還好》。後來呢隻精選仲出多左2隻,又分別地收錄左幾首新歌,全部都係英皇時代所唱,咁岩湊起黎,就係10首歌。 事實上,呢隻雪藏大碟,本來叫做《I Had A Great Time》,全碟歌詞由林夕包辦,諷刺既係,寫呢隻碟既時候,正正係林夕既焦慮症最嚴重既時候,”Great Time”呢個Term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無論如何,不得不承認呢隻碟當中10首作品,絕對不下於過去與未來既每隻大碟既作品,而今次所介紹既呢隻,叫做《最後今晚》。 故事無需多講,歌詞寫得好明顯,主角有個好好既男性朋友即將結婚,係呢個應該歡喜既日子,佢既心情偏偏係倒數緊大家可以暢聚既時光,因為踏入婚姻之後,生活再唔能夠似以前咁,想出去玩就出去玩。 朋友結婚,的確係一件令人開心既事,點解一個令人覺得欣慰既故事背景,寫出黎既故事係咁Sad,當然唔排除主角係Hehe既可能,但我覺得更大機會,係因為林夕寫呢隻歌既時候,一直受情緒病困擾既原因。 記得上年11月,當時我仲身處係澳洲某與世隔絕既農場上,每晚都望住一望無際既星空,繁星閃閃既程度,好可能能係香港一世都見唔到,喜歡攝影既我,見到呢個畫面,當然應該欣喜若狂。事實係,當時同Long D緊既女友去到分手邊緣,加上當時係澳洲既經歷觸發我抑鬱、焦慮症發作,望住漫天星星,反而感到難以言喻既悽愴,「到底美麗既時光可以留得住嗎?」 同樣道理,患上焦慮症、每晚要食好多安眠藥先訓得到覺既林夕,係「老友結婚」既個框架下,想所到既,係同常人好唔同既感覺--「失去」一位老友既焦慮感。 的確,有情緒病既人,特別容易將任何事情同負面結果連結,尤其是病發時期,一陣風吹都足以將一段關係摧毀。諷刺既係,愈病得重,所寫到既野愈多人鐘意,因為,普羅大眾唔會諗得出,自然覺得特別。再睇近年林夕寫既詞,你會見到,化左好多,少左過往既執著,又好似欠缺左少許既有味道…… 陳奕迅 – 最後今晚 作詞:林夕 作曲:Eric Kwok 編曲:Eric Kwok 為你慶祝終於失去單身的優勢 若有秘笈幫幫兄弟 願意捨身擔起一生一世那樣危 虔誠值得 我們跪 *最後今晚 陪你去踩鋼纜 最後今晚 嫌你飲得太慢 (最後今晚 隨便你怎去辦) 最後一杯 你以後告別孤單…
Continue reading【澳洲工作假期之旅】Episode 16 – 關於抑鬱 非正式的診斷
把時間線推回在Tasmania的時候。 「點解我一句英文都聽唔到既?點解我d英文咁差既?」在當地跟著local tour的時候,導遊一面說著流利的英文,身邊的團友和2位同行的朋友一直保持著反應,我想我是整個團隊裡唯一一個聽不懂英文的人。
Continue reading【澳洲工作假期之旅】Episode 15 – 分手是常識吧
「否認、憤怒、憂鬱、恢復」是失戀的四步曲。由慢慢冷淡,到那一通絕情的電話,其實,我早已經在11月尾被她拋棄掉了,我花了很多時間去否認,然後再慢慢想如何報復(分手postcard),其實,時間已讓我慢慢接受。離開澳洲前跟她的最後對話是這樣的 (那天是12月27日):
Continue reading【澳洲工作假期之旅】Episode 13 – 由逃避變成被迫面對
跟初戀女友分手以後,我一直都在提醒著自己,她所對我說過的話,「你要多點顧及別人的感受啊,別這麼計較,還有不要這麼負面」,而這些我在這段時間裡一直在努力改進,同時也很希望身邊的人都能這樣,只是不幸地家人都是負面怪獸,其負能量足以感染方圓一公里,加上我深知自己的情緒問題,在飛去澳洲之前,我總之找很多東西去做,令自己可以將回家的時間盡可以推遲,也可以說,去澳洲其實是一種逃避。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