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常前往日本旅遊,我們也有個很慣常的說法,「又返鄉下喇」,而這種「回鄉」,其實就是去日本。日本素來給人先進科技、自然美景、購物天堂的感覺,尤其是常去東京、大阪的,「回鄉」反而是去了一個更先進前衛的地方,有點說不過吧。不過,在日本南部的九州 鹿兒島 ,也許距離大城市真的有點遙遠,這次鹿兒島之旅反而真的有種強烈的「鄉下」感覺。 先拿個地圖作個解釋,鹿兒島位於九州南部,不計沖繩等等的離島,它可算是全日本最南的地區之一,而除了鹿兒島市之外,北面的霧島(Kirishima)、東面的垂水(Tarimizu)和櫻島(Sakurashima),以及南面的指宿(Ibusuki),都是港台旅客常去的地方。 在開始逐個景點介紹前,先讓大家看一看我整個的鹿兒島自駕遊行程。由於只有4天的時間 (早機去中午機返,實際只有3日),即使是自駕遊,能去的地方也相當有限,慶幸是自己一個人去,行程要改變也不難。 是次鹿兒島旅程的主要景點 因為價錢便宣的關係,我是坐廉航香港快運 (HK Express, UO)的航班,慶幸沒有Delay,而且上機前用信用卡免費在Lounge食了一頓飽的,飛機到了鹿兒島,我還能拿車開到下一個景點才吃些東西。首先告訴大家,鹿兒島機場是挺荒蕪的,除了日本的內陸航班,國際線主要就只有飛首爾、台北、香港和上海的,也難怪鹿兒島機場會這麼小,所以下了機還是趕快去拿車吧。 租車方面,我當時選擇了Times,純粹以價錢作為考量,總之路上小心就是。在機場附近 (步行只需三兩分鐘,轉個彎便到) 的租車店辦妥了手續,檢查好「自己的座駕」之後,便可以放心出發。 我的「戰友」 第一站是前往霧先溫泉市場。在地圖上大家也會看見,鹿兒島機場其實是比較近霧島的,不過由於我沒有買高速的Pass (南九州好像用不上,收費的高速公路很少),而且由機場前往溫泉市場的路也有點崎嶇,說不上全是山路,但完全沒有高速公路讓我好好的奔馳,加上當地人也相當「守法」,使得我長期只能開著50km/h的速度 (之後的也是,這樣其實更累呀),不遠的路程也開了半小時車,幸好溫泉市場的風景也不錯,食物方面就……別要求太多,叫做有些東西下了肚便算,好戲其實還在後頭。 霧島溫泉市場的紅葉 霧島溫泉市場的景觀 天氣好的時候,看什麼也特別美麗,在萬里無雲的一片藍天下,邊吃著溫泉蛋邊拍vlog之後,心癢癢看了天氣預報,大事不妙! 日本九州的緯度在西風帶南部,夏秋兩季易受颱風影響,冬春兩季則常有溫帶氣旋侵襲,但這些系統來到九州附近,都是來得快,去得快,下個一整天雨之後,翌日可以變回萬里無雲,之後一天又可能回到密雲有雨的煩悶天氣。那時是11月21日,天氣相當晴朗,但22和24日都是有雨,23日則是晴天,本來計劃好是第二天(22日)才登上大浪池看高山湖泊的,但畢竟需要登山,所以為安全起見,我改變了計劃,提早在溫泉街的行程後便驅車上山,再徙步向大浪池的方向進發。 溫泉市場往大浪池登山口的停車場一點也不遠,慢慢開車大約15分鐘便到。雖說九州南部一帶的紅葉「見頃」的時間通常都係11月底至12月初,不過因為霧島位於山上,天氣也冷一點,紅葉出現的時間也比鹿兒島的早了一兩星期。從溫泉市場一路開車上山,沿途也能看到楓葉正是紅、橙、黃、綠不斷交集,很有秋天的氣息,不過還是要留心開車喔! 大浪池登山口的楓葉正逐漸變色 相比香港,日本的登山設施是很充足的。首先,不用擔心泊車的問題,日本的人車密度比香港的低很多,開始行山前要找到個車位並不困難。然後,在香港的話,即使是非常有名的山徑,路都不一定全都鋪好了,反觀從登山口到大浪池,沿路也有石級和木梯,要考驗的,主要也是體能。一般來說,在這個十幾度的天氣裡,從登山口到大浪池觀景台,步行需要40分鐘左右,路程不算長,只係沿途沒有補給,緊記帶一支水上山,以策萬全。 大浪池登山入口 路上的紅葉 鋪好了的山徑 這40分鐘期間,不斷也看到有下山的人迎面過來,不妨跟他們打聲招呼,講句こんにちは (發音:…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