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使用入聲字的技巧,使歌詞更配合旋律的長短音 在中、小學時代讀中文,我常常在想一件事,為什麼我們會學普通話的漢語拼音,但是,對於粵語的基礎概念,我們卻一竅不通? 在香港土生土長,先不談新移民對香港的文化或語言衝擊,但自出娘胎之後,由不會說話,到牙牙學語,再到學會講很多的說話,真的有人教我們粵語的概念嗎?沒有,「粵語九聲」是我在中二的時候才聽過,而九聲的意思是什麼,當時我也不清不楚,相信有更多人平生也不知道九聲代表什麼──懂九方的可能比較多。 上兩篇講過關於押韻,而選取什麼韻腳,以及如何採用「通押」減少選取韻胹的煩惱,但相信對於填詞或改詞的初學者而言,選韻仍是不會是件隨心所欲的事情,而且,有些韻腳還是「無尾音」的字,學術一點來說就是「入聲字」。假如有心研究,將韻表一翻再翻,也找不到「0」音的入聲字,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