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推銷員之死》一曲說起,追夢真的如我們想像中美好嗎? 這一篇,要「倒自己米,拆自己台」了。 我也是一個追逐夢想的人,也曾經因此而失意過,低頭過,然後又再重新踏上追夢的道路,不知是否會失敗,但至少尚未成功。 這個年頭,的確,有很多很多年輕人們在談夢想、追夢想。在香港這個物質尚算富裕(當然富裕歸富裕,要買樓的話……)的國度裡,社會的主流意識好像都希望大家為了那幾百呎而奮鬥,覺得壓力大的話,還可以到千里之外的日本、韓國、台灣打個卡,多拿幾十個讚好,雖然不能彌補金錢上的消耗,但聊勝於無,至於夢想,就等有多點錢的時候才追。
Continue readingCategory: My Mind 隨筆
【隨筆】給十年後的你們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畢業禮或者謝師宴裡,這兩句話,聽過了無數次,但事實卻是如此,由當年自己會考放榜到現在,轉眼間已是十年光陰。 十年過去,起初以為考完了試,是一個結束,但放榜後,又是一個開始,進了大學,Final Year讀完,畢業證書都拿了,又以為是個結束,不,社會大學才剛剛開課而已,哪怕離開一下香港去參加什麼Working Holiday,開始、結束,再開始,然後又結束,週而復始,十年之間都不知經歷多少個起點終點。若果你看到這裡已被我搞得一頭霧水,恭喜你,你的人生還未有遇上太多的現實,有些事情不經歷過,怎樣說你也不會明白。 曾經我也認為成績就是一切,無他,求學時期,興趣不多,讀書幾乎是唯一可以做的事情,然後到了社會卻會發現,成績好的人腦袋未必好,有腦袋的人成績未必差,而有腦袋的人亦未必會把腦袋帶回公司。再者,你以為你考了個BBA(工商管理),一畢業出來就做個管理奇才?除非真的是無比的聰明,還有比常人更勤力,不然從低做起,你會發現,你學過的東西好像都沒有用,而找工作,學歷又好像沒很大幫助。 可能今日放榜的你,會為自己的成績喜出望外,又或者悲極飲泣,但可以告訴你的是,十年後的你們,回頭再看今天一張沙紙,你將會一笑置之。你曾經驕傲的,不再令你擁有優越感;你曾擔憂的,其實你已找到另一條出路。 請謹記,你們的人生是屬於自己的,找個屬於自己的舞台吧,能讀上去當然最好,讀不來的,或者真的很沒有興趣的話,別浪費青春,我們每人每日只有24小時,青春就只剩這十年八載,勉強讀上去,沒錯是可以逃避投身社會的壓力,但是,你可能會離你原來的方向更遠,或者到了一天,你不讀上去你會有點東西做不來,那時才考慮再讀吧,至少,這樣讀上去,會更有動力。
Continue reading【隨筆】抑鬱,本身就是一種引力 - 抑鬱症患者看《一念無明》 (內有劇透)
看畢整套《一念無明》,說要感動得落淚,說不上,然而,看得很心酸是真的,因為,即使我沒有主角那種不堪一睹的背景,主角所表現出來的,正正是過去的我。 「誰又去鑑定誰正常 不知哪個有異想」 從精神病院出來,不能說是完全康復,哪怕沒那麼嚴重的抑鬱或者焦慮症,也很難說會否痊癒,或者不再復發,但是,看得到的是余文樂飾演的阿東,回家之後,其實與「瘋子」二字扯不上關係。真正瘋的,我想,倒是光害怕阿東殺人的左鄰右里。 雖然戲中他並真的很聽話,他抗拒服藥,但至少,他有很多患者都沒有的東西,那叫作病識感,即是,知道自己有病。老實說,得到躁鬱症(或者是其他情緒/精神問題),誰也不想,遺傳是一個因素,但在他的生命裡,日以繼夜地好好服侍母親,卻受她白眼、被她打罵,換著是你,再正常也會受不住吧。在精神病院出來以後,不論在工作、社會、家庭,都受到一次又一次的不公平對待,如果發生在你身上,你又是否接受得到? 「有時,如像萬有引力般慣常,把我推進了深淵萬丈」 的確,有抑鬱的人,可以在毫無預兆之下發作,好幾天沒精打采、哭、讓自己沉溺於自己的世界裡,沒有其他知道他為何突然間變得萬念俱灰,但十分肯定地說,我們會不開心,起碼有一半是因為有某些事情觸發起他們。即使我們沒法預防那突發的一半,但至少可以知道,如何避免觸發他們另外那一半的情緒。 不劇透太多了,總而言之,阿東的病之所以復發,原因不外乎三個人-他身邊最重要的三個人。當他知道他不被信任、被討厭、被遺棄,他能好受嗎? 雖然劇中有更多可以讓他不開心的事情,但是,真正讓他崩潰的,就是來自他三個人最親的人。這些人,本來就是他的重力場,一旦啟動了這股引力,他只能夠眼巴巴看著自己跌進情緒的深淵-那是一場下不完的雨。 「難道要喊著說 如被困了在遊樂場?」 受盡左鄰右里的白眼,但戲中有個小孩對他不離不棄,也許是未懂事吧,小孩並沒有像「常人」般對他一再歧視,反之,小孩一直都當阿東是個朋友。但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小孩趁他媽媽睡著後,隔著牆壁跟阿東說故事的那一幕。 他說的故事是改編過的《小王子》,觀眾聽罷會笑了出來,唯獨是主角阿東可以聽得崩潰,失控地喊,那完全是患者的寫照。 一旦落入情緒的深淵,自己所見、所聽的,都自然地連結到痛苦的過去,別以為那些看似開心的事會讓我們好過,不會的,我們之所以更易哭,是因為那些說話更易熔化心底的道道圍牆,愈是天真的事情,愈把我們心牆拆掉。也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主角的童年經歷已經讓他很不開心,這位小孩,彷彿讓他看到自己的過去,要知道,面對過去的自己,不容易。 「最後塵埃跌定 我便會翻生」 猶幸阿東從來沒有過自殺的想法(這比很多受情緒/精神困擾的人要好),劇情到最後他還是重新站起來。對的,「一念無明」是一念間的事,不代表他今天整天在哭,明天就會整天都哭。我們自己都不會知道,一旦自己變得憂鬱,何時會重見天日,但只要一息尚存,還是有希望的。
Continue reading【隨筆】給青春的最後一本冒險日記
27歲,大部分人已經有份穩定既工作;或者,從未曾止息既跳槽狂潮之中,撈到唔少油水,薪金,已經傲視同儕;又或者,人工未必好標青,但從事業上建立既人脈,背後既價值,高過好多人想買嗰層樓,成層計喎。 踏入呢個年紀,同朋友們茶餘飯後既既話題,係幾年間,不外乎「轉左邊份工」同「見你去左邊度邊度旅行喎」又或者「唉今日新聞又乜乜乜」呢D慣性既Topic,反而,漸漸聽唔到,「你想做D乜?」、「你有咩夢想/理想?」 漸漸踏入人生既黃金十年,應該係事業衝刺之時,「再唔搏就老喇」──相反,我選擇左離開工作。 我選擇左唔做咸魚! 上一次離開工作,係為了一個夢,去澳洲既夢,然後呢個夢係一場幾乎令我不堪回首既惡夢,差D就令我唔敢再追尋自己既理想,我從此害怕一個人旅行,甚至一個人行山。 幸好既係,係音樂路上我絕非一個人行,而我亦慢慢體驗到,有份Full Time,再搞埋音樂,必須要犧牲睡眠,但訓得少,又會令工作同創作既質素下降,加上工作壓力突然猛升,令到受控左好耐既焦慮症再次復發,迫不得己,都係放下工作,唔知自己既積蓄捱到幾耐,加上我搞音樂唔係兒戲地作完就算,仲有好多後製,例如去Studio錄音、拍MV,碌盡友情卡,始終有好多野要錢先可以解決,頂到幾耐,我唔知,但要頂。 如果有日我既歌可以上到紅館,無憾啦! 或者會有一日呢個理想會令我驚,令我更想返去工作,但,無悔,因為,「再唔追夢,就真係老喇!」
Continue reading【隨筆】情緒病系列 《最後今晚》
當年陳奕迅離開英皇,係加入新藝寶之前有一段空窗期,大約係2003-04年左右既時候,英皇為佢推出左一隻精選,叫《Great 5000 Secs》,收錄左幾首新歌,比較為人熟悉既,叩《一切還好》。後來呢隻精選仲出多左2隻,又分別地收錄左幾首新歌,全部都係英皇時代所唱,咁岩湊起黎,就係10首歌。 事實上,呢隻雪藏大碟,本來叫做《I Had A Great Time》,全碟歌詞由林夕包辦,諷刺既係,寫呢隻碟既時候,正正係林夕既焦慮症最嚴重既時候,”Great Time”呢個Term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無論如何,不得不承認呢隻碟當中10首作品,絕對不下於過去與未來既每隻大碟既作品,而今次所介紹既呢隻,叫做《最後今晚》。 故事無需多講,歌詞寫得好明顯,主角有個好好既男性朋友即將結婚,係呢個應該歡喜既日子,佢既心情偏偏係倒數緊大家可以暢聚既時光,因為踏入婚姻之後,生活再唔能夠似以前咁,想出去玩就出去玩。 朋友結婚,的確係一件令人開心既事,點解一個令人覺得欣慰既故事背景,寫出黎既故事係咁Sad,當然唔排除主角係Hehe既可能,但我覺得更大機會,係因為林夕寫呢隻歌既時候,一直受情緒病困擾既原因。 記得上年11月,當時我仲身處係澳洲某與世隔絕既農場上,每晚都望住一望無際既星空,繁星閃閃既程度,好可能能係香港一世都見唔到,喜歡攝影既我,見到呢個畫面,當然應該欣喜若狂。事實係,當時同Long D緊既女友去到分手邊緣,加上當時係澳洲既經歷觸發我抑鬱、焦慮症發作,望住漫天星星,反而感到難以言喻既悽愴,「到底美麗既時光可以留得住嗎?」 同樣道理,患上焦慮症、每晚要食好多安眠藥先訓得到覺既林夕,係「老友結婚」既個框架下,想所到既,係同常人好唔同既感覺--「失去」一位老友既焦慮感。 的確,有情緒病既人,特別容易將任何事情同負面結果連結,尤其是病發時期,一陣風吹都足以將一段關係摧毀。諷刺既係,愈病得重,所寫到既野愈多人鐘意,因為,普羅大眾唔會諗得出,自然覺得特別。再睇近年林夕寫既詞,你會見到,化左好多,少左過往既執著,又好似欠缺左少許既有味道…… 陳奕迅 – 最後今晚 作詞:林夕 作曲:Eric Kwok 編曲:Eric Kwok 為你慶祝終於失去單身的優勢 若有秘笈幫幫兄弟 願意捨身擔起一生一世那樣危 虔誠值得 我們跪 *最後今晚 陪你去踩鋼纜 最後今晚 嫌你飲得太慢 (最後今晚 隨便你怎去辦) 最後一杯 你以後告別孤單…
Continue reading【隨筆】一個Blog的 開始 多謝大家支持
一個Blog的 開始 A仔,一個不常見,但很普通的名字,為何會選擇 開始 建立一個自己的Blog呢? 作為90後,其實,跟每位90後差不多,不知道何時買樓,所以趁年輕多點旅遊,順道認識不同的朋友 潮流興Working Holiday,曾幾何時這也是我的夢想,但當這個夢想實現了之後,我發現,我最大的理想不想環遊世界,而是,把我的所見所聞一一以我的歌去好好分享給整個世界 雖然我會作曲、填詞、不過,我其實是不懂樂器的,所以,我也很感激一直以來替我編曲的每位朋友,沒有你們,我的歌也不能順利出世 無論我是個多麼平凡的90後香港人,我卻希望我的經歷和分享,是與別不同,讓每一位讀者/聽眾有特別的感受 我的Youtube頻道: 網誌其他內容: 我的遊記 我的音樂作品及填詞技巧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