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雙音字節,讓你寫作提昇至更高的境界 在日常的口語對話裡,為了表達更簡單、更便捷,許多時候,我們都會使用單音字節與別人進行交流,例如粵語中的「你食咗飯未?」或者國語裡的「你吃了飯沒?」等等,把整句拆開做各個不同的詞語,5個字即代表了5個詞語,一字一個,將所有內容填充至短短5個字當中,果然是又簡單,又便捷。然而,即使把這些東西寫進了作文裡不會被老師打交叉,應該也沒有人認為這些「文字」能登上大雅之堂。或者,在你讀過值得參考的文章之中,沒多少會用上這麼多的單字詞? 「鄉民」是雙音字節,「愛」是單音字節,「正妹」那當然是雙音 「食咗飯未」- 轉換成書面語就能自動使用雙音字節? 在先前的文章 【填詞技巧】 書面語 VS 口語 裡,我已深入介紹過填詞世界裡書面語與口語的分別和其被觀眾接受的程度,而這裡關於雙音字節的講解,並非簡單以書面語或口語可以區分,事實上,不論前者或後者,一樣可以使用雙音字節的。 就「食咗飯未?」這句簡單的口語句子,書面語可以寫成「吃了飯沒有?」,大概就只有把「未」轉換成雙音字節「沒有」,其餘的仍然是單音字節,可見並非書面語就能「自動」地使用雙音字節。 但是,若果把「食咗飯未」強行轉換成雙音字節,結果如下: 「食」=「進食」 「咗」=「完成」 「飯」=「午餐」/「晚餐」 「未」=「沒有」 顯然,全部都是雙音字節的後果就是,「進食完成午餐沒有?」,這句跟那些中學時代把英文生字死記硬背之後,不寫在考試卷上就像買了幾千元的禮劵全都過期了那種心態,明明一句「I am very happy」,寫成了「I have extremely brilliant sensation」,詞彙用了,但給人感覺並非專業,只有滑稽。 從中文辯論學會的雙音字節「攻擊」 那麼,寫一篇文章介紹雙音字節的威力,未到一半已經自打咀巴至此,這是什麼玩法? 首先,如果你要炫富,你可以戴上「金勞」,掛條金鏈,手持一部黃金打造的最新iPhone,土豪味夠重了沒? 你會不會把十幾二十個金手鐲全都放到手上? 對呀,你這樣很有錢,但別人看到了你,必定「驚而遠之」。…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