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站,來到波蘭的羅茲(Lodz)。
以前計劃行程,我主要看3樣東西:交通、住宿、時間。
「怎麼你找個工業城鎮呀?」看完維基百科關於羅茲的資料後她這樣問道。
雖然我知道如何找交通,如何找住宿,但的而且確我計劃行程時很少理會那是什麼地方,只見地圖上羅茲比較接近華沙,而且不用把地圖放到很大,羅茲這名字已顯示在地圖上,而且羅茲回去英國的機票也很便宜,所以才找這個地方作為她的最後一站。
羅茲最大的商場
面對她這樣的問題,我把以上的東西回答了一次,她顯然不是太高興。在此之前,我們在華沙的時候,我早已因為電腦壞掉引發了抑鬱發作,中途還吵過架,回想起來也沒辦法,有些東西在心壓抑了很久,不抑鬱才怪。看見她不悅的神情,自己當然是有點內疚,但除此以外,我也找不到其他解決辦法,唯有再找找這個地方(補充一下,其實它是前工業重鎮,現在已經不是了)還有什麼景點。
如果要我為羅茲這地方打篇遊記,實在很難,因為我看過當時拍過的照片,我只依稀地記得,那裡有一些小市集、有一個很大型,由舊工廠改建而成的商場、在大街上問路,對方會以純正的波蘭語回答,還有,最後的燭光晚餐。
我們的最後晚餐
沒有古城區,沒有城堡,羅茲彷彿只有讓大家消費的地方。幸好,波蘭的物價很低,就算是一個扒餐,算起來只是HK$80,相信6年前的香港都沒有什麼地方能夠做到同樣格調、同樣價錢。
燭光晚餐,向來給人的印象都是浪漫,但這趟燭光晚餐,其實,既不可以浪漫,又是和她的最後晚餐。是的,一覺睡醒過後,她已經回到英國去,我便繼續在波蘭的旅程。9天匆匆過去,「燭光晚餐」好像成了愛情的詛咒──我跟首任女朋友分手的那一晚,同樣是以燭光晚餐作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