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學校最後一科考試,本來跟教授談過可不可以提早點考,教授說不可以。本來我也擔心會不會影響行程,不過,其實她只是先到希奧利艾(Siauliai)看十字架,然後我在考試之後便前往那兒再會合她,其實也沒差。
2011年的時候,智能電話尚未普及,「低頭族」這個近年才興起的用詞,那個時候還沒有人用,而自己當時還是拿著個有wifi都上不了網的LG手機,打電話的時候仍然是「充滿手感」的那一種。問題是,如果有Whatsapp,我身處香港也可以發信息去歐洲那邊,但我當時沒有這種便利,印象中應該也沒有買漫遊卡,打電話應該是找不到她的。
考試本來令人緊張,不過,時限2小時的考試其實我用了一半時間便做完,次後當然就返回宿舍把行李執拾好,然後再出去坐長途巴士直達希奧利艾。幾個小時的車程,我仍然懷著比考試更緊張的心情──「呀,她安全嗎?」,心裡只有這個謎。
當然,以當年東北歐的治安而言,其實光天化日之下,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危險性,然而,自己都難以否定的是,自己真的非常緊張她,但,我是誰呀?我什麼都不是呀!
結果,當然就係很順利在希奧利艾與她會合,吃了頓飯之後,繼續我們的行程,搭上開往克萊佩達(Klaipeda)的火車。
「不知為什麼呢? 一直我都很擔心你會有什麼事。」我把心聲說出,結果肯定是得不到任何實質回應。
柴油火車來到在延誤了十數分鐘之後抵達,我們上車後不久,火車嗚笛駛出之際,她已經躺在軟軟的座椅上,睡著了。
「已發動了 連汽笛也呼叫
時鐘窗框中退出了
慢慢往相反方向變淡變小」
耳筒傳來了這幾句歌詞,心裡面,卻早到跳到副歌部分,「還好有你在,讓我喘息悠閒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