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陣子因為要重新找工作維持生計的關係,也到了不同的公司去面試。拿著一份別人認為很Jumpy的CV,HR們總是問著一個問題:
「為什麼你讀Finance,投身社會卻不是做這一行的東西?」
近年,我們常常聽到Slash這個名詞,意思就是一些年青人投身不同的工作上,沒有朝九晚五的固定工時,沒有公司給你的穩定收入,而且所費的精神,應該比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一族要多很多。我不以Slash來自居,來對而言我已經很普通,但絕大部分的Slash,都不是讀什麼就出來做什麼的,而且他們做的東西範疇很廣,要讀也讀不了,不過,我絕不懷疑這些人的能力,因為從實戰學習,比在大學上讀這讀那要好,而且,因為自己知道有需要才去學習,效率總比為讀而讀的好,所以,對我而言,讀這些做那些不是個問題,而且還可以擴闊自己的眼光,更能明白自身工作的周邊的流程,其實對目前和未來的工作都有莫大的脾益。
當然,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人的想法,畢竟很多老一輩的人仍然會覺得,如果讀Finance但不是做金融、銀行這些行業,就是浪費了大學的時間和金錢,而且相比其他人,起步點就是遲了一點,當別人已經在這個行業裡的階梯上當上了管理階層,自己還是個Small Photo,感覺就是不好,HR想聘用的機會率,也就這樣打了個折扣。
一個人到底何事才懂事呢?? 然後,開始懂事之後,到能夠成功尋找自己的方向,又需要多少時間?? 在我們能夠讀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就找到了方向沒有?? 這一切一切,我們都被期望可以接著一條直路而行,扶搖直上,讀BBA的就做商業,讀電腦就做電腦,讀工程的,這一輩子都別離開這行業,但,這真的是我們想讀,或者是我們想做的嗎??
回家聽聽陳奕迅的一首國語作品《月黑風高》,即《黑擇明》的國語版,同樣由林夕填詞,跟粵版的歌詞大有不同,粵版歌詞主要講對生命的態度,《月黑風高》卻是借著青年人登上了的士,司機一直在跟他講他自己對兒子的期望,卻由此至終沒有問他想去哪裡,以借喻的方式表達出,現時年輕人常常被上一代期望達成一些上一代想他們完成的事,至於年輕人的想法呢? 卻沒有人想聽。這不就是我們現在常常遇到的情況嗎? 從出生到讀書再到出來社會工作,好像都不斷地被期望、被標籤,但如果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又有誰願意去聽呢??
不管有沒有人願意傾聽,這首《月黑風高》也值得聽一下。
月黑風高(國)
作詞:林夕 作曲:C.Y.Kong 編曲:C.Y.Kong
月黑風高彎腰在計程車 雨點大 不短的路 給蒙蔽
我想那司機這樣子 熬夜到天亮 不容易
誰知他說 開完車 還要替一整棟大廈掃地才休息
如果能多掙幾個錢 讓兒子上大學 沒關係
他還說 沒關係再睏也沒有問題 只要下一代了不起
下一代 我們在我們在唉聲嘆氣 在沼澤裡無能為力
想不到為什麼會在這裡 又想去哪裡
越懂得多 越不滿意 越喜歡回憶
看到了背影 看不到自己 路牌也都懷疑
一直走千萬公里 忘記了目的
他笑著說 從來沒 念過書 只懂得 出賣勞力 求休息
所以才希望他兒子 將來能行醫 有出息
他說已經大年紀 開著車 右手有一點麻痹 沒問題
後天有醫生做兒子 每次想到這裡 就歡喜
他還說 再吃力也不要穿得失禮 否則怎去畢業典禮
下一代 我們在我們在唉聲嘆氣 在沼澤裡無能為力
想不到為什麼會在這裡 又想去哪裡
越懂得多 越不滿意 越喜歡回憶
看到了背影 看不到自己 路牌也都懷疑
一直走千萬公里 忘記了目的
想不到為什麼會在這裡 又想去哪裡
越懂得多 越不滿意 越喜歡回憶
看到了路燈 看不到自己 一直到司機說
他老了 忘了問我 你想去哪裡
其他【音樂.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