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好幾集都講我在拉脫維亞的生活,今次鏡頭一轉,一起來看看立陶宛(Lithuania)又是怎麼樣。先簡介一下立陶宛這個國家吧。跟拉脫維亞一樣,同稱波羅的海三小國 (另外還有最北面的愛莎尼亞,Estonia),地理上立陶宛最南,接壤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 (地圖上有片地方屬於俄羅斯國境但又不位於俄羅斯大陸),當然也接壤拉脫維亞。 攝於立陶宛──就是這麼簡單? 雖然立陶宛首都位於維爾紐斯(Vilnius),不過最為人熟悉的其中一個景點,是位於希奧利艾(Siauliai, 讀音大約是「哨喱」)的十字架山。顧名思義,十字架山是一座上面有極多十字架的小山丘 (根據Wiki的資料,至今應該有5萬個),而這個小山丘為何會有這麼多十字架,相傳是在19世紀立陶宛反俄起義之後,當地人就放置了第一批的十字架在這位置,之後,其他人看見有十字架在此,就照樣模仿。故事大概是這樣,亦有它的道理,又因為當地沒有《新假期》或者《東張西望》的存在,所以十字架的數目還未達7位數字…….合理! 很想去吧? 東北歐的交通始終不及香港(或者台灣)發達,而這座十字架山亦非座落於市中心,事實上它只有沿著高速公路旁的一條小支路進去,不過小支路只有一條,你坐對了車,下對了車,一定去得到。 交通: Siauliai巴士總站Platform 12坐巴士前往,一個幾小時一班車,車程約25分鐘,Domantai站落車,想放心的話,上車時和司機說聲要在Domatai下車,若果還是怕司機叔叔不諳英語,給他看一看十字架山的圖片,保證他會明白,下車後看到高速公路旁有一條小支路進去,走2km (大約半個小時) 就到,回程就回去對面的巴士站,同樣係每一個多小時才一班,記得在網上查好巴士的班次,歐洲巴士甚少不準時 (那時候要等20分鐘才有車,然後同行的朋友說不如揚手看看有沒有順風車,結果很快就有車把我們載到市中心XD) 上集:【歐洲交換生之旅】Episode 10 – High Five!! 下集: 【歐洲交換生之旅】Episode 12 – 立陶宛Vilnius 歐洲的….糭?
Continue readingMonth: June 2018
【音樂.感】 華語流行曲的樽頸 – 從《等你下課》得到的啟示
周杰倫《等你下課》一改以往的曲風,但仍深受歡迎,它給了我們什麼的啟示呢? 幾十年來,我們每人的成長都深深受到華語歌曲的影響,不論是老一輩聽許冠傑的粵語歌長大的,還是年輕點常常聽周杰倫的國語歌曲長大的,中文歌曲始終離不開大家的耳朵。然而,這幾年來,大家好像都明白了一個趨勢──現在年輕的一代 (大約是00後這一代),都不太會聽中文歌了。不論是粵語還是國語的新歌,近幾年間一直保持減產,以前呢,每一年還可以有十數支歌可以瑯瑯上口,現在一年也好像不夠十首,就連天王級人馬也少了唱歌。 今年,周杰倫一如以往繼續發佈他的新作,這首叫做《等你下課》的歌,旋律、歌詞、故事都比較簡單,沒有了複雜的編曲,沒有了方文山的詞,故事則把大家帶回讀書時期的「那些年」。起初聽來,真的是亳無驚喜可言,加上歌詞連押韻都談不上,聽了一兩遍之後,我就把這首歌擱了下來。奇怪的是,怎麼Youtube上這首歌的點擊率會這麼高?
Continue reading【歐洲交換生之旅】Episode 10 – High Five!!
俗語有云,「人不輕狂枉少年」,我天生刻苦命,好像沒有工作就沒有人生意義,所以自小就沒有怎樣玩過,小時候打電動已經少,長大了又不懂泡妞,只是有跟過舊同學搞年宵,連續幾天天亮了才睡,這段日子才比較有燃燒過青春之火,但始終對煙、酒沒什麼興趣(我會喝酒,但不明白付了錢又要喝到吐是一種什麼的享受),因為這樣,到到歐洲,party絕對不是「我杯茶」,但是,對他們而言,Party就是他們另一個生命。 這才是我所嚮往的生活 在外國生活,總不會有香港這麼多姿多采。在里加,要有娛樂而不去Party,唯有到處走,認識一下這個地方(事實上還有打保齡球,而且收費不高呀)。里加的好處,因為吃喝玩樂的都集中在市中心,基本上逛完市中心一圈就看了整個城市70%的東西,而其他地方,通常是住人,所以除了偶爾會有一些小型商場和超市之外,都沒有什麼可以看(另外有些超大型的超市,即是Megamarket,座落於市區以外,市中心也沒那麼多位置呢)。不過,又想不到在一些沒什麼特別既地方,給我認識到一班當地的朋友。 在市中心河畔的對岸,有一個大沙丘,要去沙灘的話要走到Jurmala(你當是赤柱吧)才有,所以這裡顯然只係一個比較有規模的沙丘。8、9月的時候,香港仍然不時看到酷熱天氣警告,但在歐洲東北部,如果只穿一件短袖T恤也可能不夠,涼風一吹,整個人都起了瘩。其實,到這個沙丘去既最大目的,只是為了寫字──在沙上面寫字。 就是這樣的一個大沙丘 一直在寫,突然有4個藍眼睛金頭髮的,十多歲的年輕人走了過來,很理所當然地,他們對我這種「罕有生物」say hi (在拉脫維亞,Ciao = Hi),那我當然回他們一句”Hi, nice to meet you guys”,又好幸運地,其中一個女生(胖一點那個)常常到英國去,所以我跟她用英文溝通問題都不大,她亦因此為大家擔任了翻譯員的角色,於是…… 當然是一起玩啦!!! High Five!!! High Five!!! 上集: 【歐洲交換生之旅】Episode 9 – 我愛「煮」,同時亦愛……. 下集: 【歐洲交換生之旅】Episode 11 – 立陶宛Siauliai…
Continue reading【日本遊記】北海道旅遊 – 四季彩之丘七彩花田 再嚐余市威士忌
花田,是富良野的一大特色,但是,9月份已非薰衣草盛放的季節,一大片紫色花海的盛況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很多時候只有一片又一片黃土,枯萎的花卉固然被推土機摧毀掉,卻沒有新的花卉接力後上,而這一切一切發生在富良野這個花卉天堂,更顯悲涼。 被夷平了的花田 走訪了好幾個網上介紹的花田,每個也是空空如也,本來也打算帶著少許失望離開,忽然想起以前看過一些北海道的景點,其中有一個也是位於富良野附近的田季彩之丘,它實際上位於美瑛,本來他們也覺得太遠,但其實四季彩之丘只是位於富良野和美瑛的交界,從富良野開車過去也只需要十多分鐘的車程,去碰個運氣也好吧。
Continue reading【歐洲交換生之旅】Episode 9 – 我愛「煮」,同時亦愛…….
雖然心裡面難有這份民族認同,但身體卻很誠實,華人的民以食為天,的確不無道理,但又不願意花上太多金錢,所以使很有動力去學習煮食,因此我唯一信仰係……煮! 色彩鮮艷的食材的確是賣相吸引,不過也得花不少時間去處理喔! 生活係香港,要買菜做飯當然是十分方便,星馬泰中日韓,還未開始談及西餐,都已經有幾百種選擇,只要有時間和用心去煮,肯定做出不止十二道燶味。哈哈,我想講的是,當你置身於波羅的海三小國當中,整個首都恐怕都找不到十家人說中文,說廣東話的更加不用想 (現在可能多一些吧,但一定不是主流),要弄中菜當然亦不容易,再加上氣候偏冷(至少比香港要冷吧),而且入口貨品偏貴,拉脫維亞的人平日會別的不過是三五種魚,三五種生果同菜,比較好的是肉類,起碼夠新鮮先。 這盤就是我的「傑作」 照片裡面,我手中個盤野好像是咖喱雜菜。在里加(Riga)你不能像在英國那般,買到即開即用的醬料,做咖喱汁,就要用咖喱粉由零開始。這盤黃咖喱野最貴的精髓,就是入口的椰漿了。一罐大的椰漿大約要港幣30元以上,還好這裡買蔬菜相對地便宣,所以最後也沒有什麼over budget。 本來還在焗爐裡 重點來了,到底這盤東西好吃嗎? 我試過,我真的試過,蠻好吃的,哈哈,Hall裡面的朋友們都吃得津津有味,最終我好像只吃了整盤的3份之1,其餘的都給朋友吃光光了。不過煮食的滿足感就是來自這裡,有時的確是金錢不能衡量,也許是這個原因,到了在澳洲Working Holiday那段日子,我也在當地沉迷信「煮」! 上集: 【歐洲交換生之旅】Episode 8 – 學生宿舍生活 「球迷」奇遇記 下集: 【歐洲交換生之旅】Episode 10 – High F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