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推銷員之死》一曲說起,追夢真的如我們想像中美好嗎?
這一篇,要「倒自己米,拆自己台」了。
我也是一個追逐夢想的人,也曾經因此而失意過,低頭過,然後又再重新踏上追夢的道路,不知是否會失敗,但至少尚未成功。
這個年頭,的確,有很多很多年輕人們在談夢想、追夢想。在香港這個物質尚算富裕(當然富裕歸富裕,要買樓的話……)的國度裡,社會的主流意識好像都希望大家為了那幾百呎而奮鬥,覺得壓力大的話,還可以到千里之外的日本、韓國、台灣打個卡,多拿幾十個讚好,雖然不能彌補金錢上的消耗,但聊勝於無,至於夢想,就等有多點錢的時候才追。
以前我也覺得上述的想法,說不上膚淺的,只是好像缺了一份我們應有的青春,應有的活力。當然我不排除真的有人自小就沒有夢想,或者這些夢想早已經實現,又或者夢想就是買樓等等,但最常聽到的,還是「我有這個那個夢想」、「工字不出頭,我要做生意」等等,不知道這些說話是出於追隨潮流還是發自真心,最後看見的,都是說追夢的人沒追夢,說搞生意搞了幾年,連個商業牌照也搞不出來,繼續專心地在打工的同時抱怨著想辭職。老實說,以前的我不認同這些做法,太對不起自己了,就這麼把自己寶貴的青春甚至生命花在這些日復日的事情上,而自己又不高興,幹什麼??
只是,追夢就一定會成功嗎?? 不!在股市暢旺之時,在報章或者Facebook上看到的,總是誰投資嬴了大錢,誰當了少年股神的故事,然而,在股票市場上賠錢的人佔絕大多數;同樣道理,你以為十個追夢的人有五個能夠成功嗎?? 不!至少截至目前為止,我與我身邊的幾位搭檔,至少是未能成功的例子。老實說,說得上是夢想的話,當然是需要付出莫大的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成果。
當然,肯追夢的人一定有勇氣,能放棄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事情,更有勇氣,這點無庸置疑,同時我也不否定的確有肯追夢而且成功的例子,好像那位由大埔騎單車到南非的阿翔就是個好好的例子呀。我想說的是,有時候,即使擁有的勇氣再多、付出的努力更大,也不代表夢想就能順利地完成得到──也許一生都不能成功。
很氣餒吧?? 人生有時就是會很氣餒,例如聽聽這首《推銷員之死》。對啊!窮一生付出無比的努力去推銷,也可以「只是換來嘆喟」。現實,有時就是這麼殘酷。
《推銷員之死》
作曲: 周國賢
填詞: 林若寧
編曲: 周國賢
賣 賣汽水 和雜誌 每日推銷買牛奶
受到連番挫敗 勤勞地售賣
被時代瓦解 原來運氣是如此壞
被忘記 何用奇怪
如何拼命地迎合你 都是被上流者淘汰
為何貧困到 我們都給唆擺
天空地平位置有可怕的差距 釐訂我高低
我置身一個非我的城市 活在殘酷世界
從查理斯世代 尋覓我的階梯
頹喪地仰慕你在晚空瑟縮山腳底
販賣勞力我慣了每天早出晚歸
夕陽下尋夢 夢是這麼細
求 成就我也不假外求 人的尊嚴努力維繫
成全你的美麗 蠶蝕我所需東西
廉價把光陰枉費 符合你奢侈的消費
期望發售熱與光 一點不貴
能否准許我上進 無奈我的店這樣細
賣 賣智識 和學養 繼續推銷我勤快
直到年紀變大 年華亦賤賣
未 還未了解 旁人話我做人失敗
被遺棄 純屬常態
頭越向後望 頭越見痛 不願被後來者淘汰
誰人謀殺我 我人生給肢解
一顆落霞未算遠 都接觸不到 餘下那光輝
你眼中差勁的我 只能以壽命還盡欠債
從查理斯世代 尋覓我的階梯
頹喪地仰慕你在晚空瑟縮山腳底
販賣勞力我慣了每天早出晚歸
夕陽下尋夢 夢是這麼細
求 成就我也不假外求 人的尊嚴努力維繫
成全你的美麗 蠶蝕我所需東西
廉價把光陰枉費 符合你奢侈的消費
期望發售熱與光 兌換生活費
能否准許我上進 無奈我的店這樣細
鳴謝你降低你尊貴 給我都覺得安慰
就算是個面子的關係
我的生活 難道天生不快活
前路這樣窄隘 埋沒到地底
迎頭有新世代 爬著我的天梯
但你沒有為我在世間空出一個位
販賣勞力我慣了每天早出晚歸
突然做前浪被後輩取替
誰 誣衊我有很多問題 還未成熟 像細路仔
成全你的美麗 蠶蝕我所需東西
煩著你推銷一切 只是換來嘆喟
我有一個夢 還未兌現便放低 抱入哀悼禮
如果出生也白費 容許我今世等下世
其他 [音樂.感] 文章:
【音樂.感】流行曲流行方程式 – 《長相廝守》給我們的啟示 (上)
6 thoughts on “【音樂.感】《推銷員之死》── 追夢不一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