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華語流行曲有沒有所謂流行方程式,讓我們從《長相廝守》把它分析出來吧!
「難道我可以扭轉宿命 重遇你一次……」
這一句,相信是2017年其中一句最膾炙人口的歌詞。
百思不得其解,不論一些小型的改詞比賽,或者訪問之中的即興改詞,都總是聽到《長相廝守》這個名字,那種家傳戶曉的程度比得上大約十年前左右的「忘掉過的他,當初的……..」
同樣是情歌,同樣地膾炙人口,把歌曲不停重播再重播,把歌詞咀嚼再咀嚼,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麼《長相廝守》會紅到這個地步?
因為在Youtube上收看影片,《長相廝守》這首歌播完之後,換來了另一首更為人熟悉的作品,《小幸運》。
突然間,腦袋不禁思考著,咦,是不是有些相同之處?
相信這個題目深入地探討的話,我應該會得失不少喜歡這首歌的朋友,若果你認為《長相廝守》超級好,沒有一點瑕疵,建議你不要讚好這帖子,然後回到上一頁,畢竟欣賞音樂是一件很主觀的事,你不同意我的觀點,無謂讓你難受吧。
看到這裡,相信你也猜到,我打算講一些關於電影主題曲之東西,不過,在開始之前,我想深入一點看看《長相廝守》的曲、詞、編。
長相廝守 – 電影《救殭清道夫》主題曲 (歌詞由KK Box提供)
作詞:梁柏堅/薑檸樂 作曲:ToNick
難道我可以扭轉宿命 重遇你一次
難道故事終結早已注定 沒法制止
其實我不理一切 挑戰拼命試 攀險峰千次萬次
沿路滿地佈著刺 也沒有在意
即使傷過無數次 仍會願意
回望最初 漆黑裡緊張的碰撞
雷電重擊 在一刻交錯
不安神情驚慌 還覺驚嘆徬徨
然後某刻 靜默時簡單的對望
然後發展 逐漸的交往
凶險齊來抵擋 還會給我護航
縱路途滿是困阻 問題或變化
不再可怕 去吧
難道我可以扭轉宿命 重遇你一次
難道故事終結早已注定 沒法制止
其實我不理一切 挑戰拼命試 攀險峰千次萬次
沿路滿地佈著刺 也沒有在意
即使傷過無數次 仍會願意
無懼擱淺 在異流與衝擊鍛鍊
無懼壓迫 逆轉中改變
只想停留身邊 和你走每一天繼續上演
角力憑你在並肩 共同地奮戰 不再膽怯
難道我可以扭轉宿命 重遇你一次
難道故事終結早已注定 沒法制止
其實我不理一切 挑戰拼命試 攀險峰千次萬次
沿路滿地佈著刺 也沒有在意
即使傷過無數次 仍會願意
不怕跌入 恐怖漩渦 不懼不累就憑團火
那怕這是禍 滴血都不會痛 未怕跌盪
衝破界限問誰能阻 你是我活著的希望
盼望有日會回到最初
難道我可以擺脫宿命 重遇你多次
還沒跟你相約他世再會 夢已化煙
無論要經過轉世千次百萬次 跟你的虛線 不變
緣盡了又有下次 再下次下次
即使傷過無數次 仍會願意
離散聚天意有含意 情也是真摰
首先,曲風與一般的廣東流行曲大同小異,稍為突出的,是其Bandsound的元素,但始終仍是以Pop為主,未見有任何強烈的搖滾風格,不過作為本港的流行曲,這樣反而能夠更易「入屋」,若果要說有什麼驚喜,曲風上又不太找到,不過作為一首流行曲和電影主題曲,已經合格有餘,現實亦證明了其入屋的能力。
反而詞的方面我會比較著墨得比較重。雖說個人聽一首新歌的先後次序是先曲(連編曲)後詞,但實在有不少歌曲的曲風厲害,卻被填詞栽了一交,耐聽性隨之大跌。
先看看副歌(Chorus):
難道我可以扭轉宿命 重遇你一次
難道故事終結早已注定 沒法制止
其實我不理一切 挑戰拼命試 攀險峰千次萬次
沿路滿地佈著刺 也沒有在意
即使傷過無數次 仍會願意
由於是《救殭清道夫》電影主題曲的緣故,如此落筆也十分貼近電影的故事橋段,主角為了拯救奕小夏而不惜荊棘滿途,副歌裡所表達的,與旋律同步地表達出一種愈甩澎湃的感覺,這是加分的地方。然而,有點兒大惑不解的是,編曲本來是一種比較輕鬆愉快的感覺,但副歌的首兩句,「難道我可以扭轉宿命,重遇你一次;難道故事終結早已注定,沒法制止」,卻明確地表達出無奈的感覺,好像與編曲有點格格不入。你可以說這是刻意的編排,因為副歌的後半部分是充滿了鬥志,但作為一首歌的Hook Line,要把這首歌唱得街知巷聞,人人瑯瑯上口的是兩句如此無奈的歌詞,感覺實在奇怪。
再看看正歌(Verse)的部分:
回望最初 漆黑裡緊張的碰撞
雷電重擊 在一刻交錯
不安神情驚慌 還覺驚嘆徬徨
然後某刻 靜默時簡單的對望
然後發展 逐漸的交往
凶險齊來抵擋 還會給我護航
無懼擱淺 在異流與衝擊鍛鍊
無懼壓迫 逆轉中改變
只想停留身邊 和你走每一天繼續上演
正歌部分大致上分為3節,即1A、1B和2。事實上,正歌的內容在《長相廝守》這首歌裡也只是交代故事的來龍去脈,從相遇到相戀,然後遇上困阻,仍一起堅持下去。因為這是敍事的內容,文筆上我也不會那麼考究,不過有一句「不安神情驚慌,還覺驚嘆徬徨」,我便覺得略嫌有點重覆了,先說「不安神情驚慌」,到底是「不安神情/驚慌」,還是「不安/神情驚慌」,我聽不出來,從字面上解釋我猜是後者,但「不安」與「神情驚慌」之間沒有了連接詞,也沒有吸氣位去表達「,」,始終有點難以消化,而後面的「還覺驚嘆徬徨」更讓我覺得奇怪,重覆使用「驚」字已讓我有點驚訝,重點是「不安」、「驚慌」、「驚嘆」、「徬徨」這4個詞語,雖非同義,但也相差無幾,若果是「不安」對「徬徨」、「驚慌」對「驚嘆」尚且在結構上講得通,但填詞人在這裡把這兩句合共12個字如此編排,既非對偶,而用詞的詞義又如此重覆,甚至用字也重覆了,也算是我覺得比較大的敗筆。不過,不像副歌要唱3次,正歌出現一些小問題不會影響歌曲的整體觀感。
再看看歌曲比較澎湃的部分,Bridge:
不怕跌入 恐怖漩渦 不懼不累就憑團火
那怕這是禍 滴血都不會痛 未怕跌盪
衝破界限問誰能阻 你是我活著的希望
盼望有日會回到最初
Bridge的部分填詞人選擇以相對保守的方式去創作,延續了副歌尾段的「充滿鬥志」,將鬥志延伸下去,再在Bridge的最後一句寫回副歌的首兩句那般,簡而言之就是把副歌的結構倒轉來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保證不會離題,而且必定能夠銜接副歌,但是,一首歌的Bridge往往有最大的發揮空間,雖然重要性往往不及Hook Line,但是Bridge寫得夠好,絕對能夠把一首歌返回副歌之前,將歌曲終人(歌詞)的境界再推上另一個層次,例如陳奕迅的《K歌之王》,Bridge的部分,運用了「作二十首不捨不棄」和「唱二十首真心真意」的對偶作為鋪排,張力比副歌更強,這就是有效運用Bridge的一種手法。
順帶一講,不是詞義的問題,Bridge的後半部分的「衝」字正正落在相對高音的位置,唱起來比「不」要困難好多,這個是「開口度」的問題,涉及另一些技巧,會有另文詳述,在此不贅。
在這裡必須重申,不是刻意針對填詞人,亦不覺得歌詞填得差,若然填得不好,相信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喜歡,只是,在我的角度,《長相廝守》的曲和詞的確未算得上佳作,不過,既然事實就是這麼多人喜歡,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延伸閱讀:
【音樂.感】 流行曲流行方程式 – 《長相廝守》給我們的啟示 (下)
其他 [音樂.感] 文章:
3 thoughts on “【音樂.感】流行曲流行方程式 – 《長相廝守》給我們的啟示 (上)”